![](/upload/vod/126-8/9b55377e7d15e4773c1498b93257a467.jpg)
導演:
上映:
備注:
完結
《8090午夜無碼專區》相關評論
![](/upload/vod/126-8/0f32eb7c1031b7958524240b77b4e680.jpg)
何日是歸年
都是被新冠逼的,沒空間(別做夢影院了)能給導演展映及和觀眾討論,只好用比瑞幸還虧的辦法,在線免費送。然而對失去觀影空間的觀眾也是糟糕的,特別是我這樣在疫情期手機徹底長成身體一器官的,沒有了觀影空間默認的關機法則,實在難以投入看任何片子,尤其是獨立紀錄片。電腦里的邵陽新寧鄉下,是距離我們很近的現實,苦痛悲哀長此以往并被有心導演記載9年的真實;可手機新聞里可怕的世界,不也是更觸手可及的瘋狂現實嗎?真實的紀錄比虛構的劇情更給力,幾乎直播的流媒體又比真實的紀錄更戲劇。
![](/upload/vod/126-8/3e49f7fd2ee49a24903f81056b659aa8.jpg)
只想當米蟲
大衛·O·拉塞爾這種有點個人風格的頒獎季導演,在重復的基礎上不斷精細創作才是正確的選擇。嘗試跳脫舒適圈,結果就如《阿姆斯特丹》,平庸而不受觀眾欣賞。故事背景的格局是個人創作生涯中較龐大復雜的作品之一。從《美國騙局》開始,這種杜撰改編的歷史片就被證實并不適合大衛·O·拉塞爾。始終甩不掉學院派模式化的扎實和規整,又想融入類型化元素。這些小心思放在曾經的小格局現代戲中,尚可以豐沛人物的情感,這也是多次斬獲奧斯卡最佳演員獎的原因。但格局的擴張,歷史背景的加持,都要求影片需要有更鮮明精彩的角色,或者清晰豐沛的歷史厚度。也因此,導演無法完全駕馭如此體量,再加上其在影像上的個人風格常常肆意,整部作品缺少精準的部分。整體觀感自然就會粗糙,作為歷史劇沒有深度,作為類型片又缺乏亮點,這也就是如今導演的尷尬之處。